usdt
红船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红船精神的形成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而且为红船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条件。红船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概括出由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 P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曾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当历史步入近代时,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发展性危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义文化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释家而形成的封建经学,它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对形成长期统一的封建大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从孔子创 立儒家思想到1700年后形成的程朱理学,却从合理的人伦思想演变成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吃人礼教”,否定贵族政治的科举制度也从世界上先进的文官制度演变为死板的八股取士制度,轻视科技教育的文化传统窒息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力,中央大国的优越意识导致明清统治者采取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到了中国近代,封建主义文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着民族的生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转型。